5年風云激蕩,5年砥礪前行!笆濉睍r期,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在為自身發展營造有利外部環境的同時,也為世界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彰顯了知識產權大國的使命與擔當。
世事紛繁多元應,縱橫當有凌云筆。5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國際間知識產權交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和積極有為的姿態投身于全球知識產權事務,加快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在世界舞臺上唱響中國知識產權聲音。2020年1月中美簽署《中美經濟貿易協議》,2020年4月28日《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參與區域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協定、中國—挪威、中國—摩爾多瓦等自貿協議知識產權章節談判,完成中國—巴拿馬自貿區知識產權章節談判,積極參加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法高級別經濟財金對話、中國—加拿大經濟財金戰略對話、中以創新委員會等雙邊對話和磋商……講述者,中國;聆聽者,世界。越來越多的知識產權中國方案上升為國際共識,中國智慧匯聚成國際行動。
新時代,共享未來。5年來,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實現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第14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在全球知識產權領域發揮了巨大的引領作用。中國以知識產權為紐帶,與世界分享越來越多的發展紅利:推進中泰地理標志互認互保;積極參與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蒙俄、中國—東盟等知識產權合作;中歐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志協定》,涉及雙方各275個地理標志產品的互認互保!爸袊鴮⑹冀K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敝袊闹R產權實力,正在轉化為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繁榮的動力,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詮釋著互利共贏的世界主題。
立己達人,弘義融利。以知識產權保護為航標燈,中國企業“走出去”蹄疾步穩。5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指導建設海外知識產權信息平臺,目前匯集189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余部知識產權法律法規,20多個重點國家知識產權環境概覽,近30本知識產權實務指引等信息,提供350多家海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和40余位專家名錄;指導成立國家級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不斷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反饋渠道,指導企業應對涉外糾紛;舉辦戰略性新興產業“走出去”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培訓班,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維權能力。有知識產權保駕護航,中國企業知識產權全球布局成績斐然,華為、中興通訊、大疆等企業掌握了國際技術標準必要專利,開始在全球競爭中處于主導地位。2016年到2019年,我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專利申請從3萬件提高到5.9萬件,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
共贏共享,中國智慧點亮世界;遇到難題,中國方案從不缺席;面對挑戰,中國行動自信從容。5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砥礪前行,“十三五”時期,我國知識產權國際開放合作不斷深化,在世界歷史上鐫刻下鏗鏘有力的中國足跡。
專家點評
回顧“十三五”
單曉光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院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方面的工作再上新臺階,成效顯著,亮點紛呈,有力地支撐了高水平對外開放。
一是維護多邊主義,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多邊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權治理和規則制定,努力推動全球知識產權治理體制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二是持續深化雙邊與多邊交流,尤其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合作,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
三是推進國際執法交流與合作,圍繞重點案件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四是在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發展方面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全球第14位,較2015年相比上升15位,是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經濟體。
五是積極培養國際化知識產權人才,為全球知識產權體系的均衡、包容、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智慧。
“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參與知識產權的國際規則制定與運作,在新業態、傳統知識等領域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積極推廣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領域行之有效的探索和經驗,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中國知識產權力量。
展望“十四五”
馮曉青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
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與交流,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中央要求,以及當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形勢,我國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應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推進。
其一,要進一步通過雙邊、多邊談判的形式,推進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知識產權方面合作與交流。近些年來,我國與歐美諸國就知識產權保護問題進行了多輪談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前不久達成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以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
其二,要鞏固和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要根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確定合適的雙邊或者多邊的知識產權合作模式,使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成為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保障。
第三,積極主動地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逐步提升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中的話語權,同時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進理念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和全球治理,促進形成開放包容、平衡普惠的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規則。
第四,進一步推進我國企業“走出去”,通過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知識產權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維護我國企業及其他單位在海外的知識產權權益。